从16世纪末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抛下两个球,到60年后一颗苹果砸到牛顿,再到100多年前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再到2015年人类费尽周折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引力”一词,一直代表着人们对这个平凡世界的一种疯狂的质疑、好奇和探索。
11月4日,由甲子光年主办的「甲子引力」大会在北京举行。这场2018中国科技X产业融合第一弹,由中国科技产业智库「甲子光年」发起,聚焦于人工智能、大数据、芯片、自动驾驶、5G等前沿科技的商用之路。
现场汇聚100+位企业CEO ,200+位科技企业创始人、投资人,50+位科技领域专家、学者,50+位行业龙头企业家。包括搜狗CEO王小川,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远望资本创始合伙人&迅雷创始人程浩,好未来AI Lab负责人杨松帆,云知声创始人&CEO黄伟,仟寻创始人&CEO王向导,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线性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淮,神策数据创始人&CEO桑文锋,连界投资董事长王玥,红星美凯龙战略投资部副总裁陈婵婵,昆仑数据创始人陆薇,宇视科技创始人张鹏国,晨兴资本合伙人程宇,物灵科技创始人 CEO顾嘉唯,爸爸的选择创始人&CEO王胜地等近20位行业领军人物轮番登台带来演讲。
此外,在大会现场,「甲子光年」历时3月打造的时代纪录片《少数人的路:走进科技赋能大时代》举行首映;中国首个科技产业融合主题的企业家俱乐部「5050CLUB」正式启动;表彰真正推动行业发展的“甲子20”“光年20”“科技捕手”红毯颁奖礼盛大举行。
「甲子光年」创始团队更带来长达两个小时、150+页PPT的《走进融合2.0时代》趋势解读。
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张一甲
《少数人的路》首映,致敬击水中流的先行者
大会现场的第一个环节,是纪录片《少数人的路:走进科技赋能大时代》的首映式。
在过去的媒体和影像资料中, to C互联网模式的创新者总是创新语境中的主角;而《少数人的路》关注一群发力于科技赋能、产业服务的从业者,他们在热潮来临前已默默坚守多年,是这个时代的创新暗流。
40分钟的纪录片里,包括远望资本创始合伙人&迅雷创始人程浩、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地平线创始人余凯、Aibee创始人林元庆、云知声创始人黄伟等20余位行业大咖悉数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投资故事。
《走进融合2.0时代》,点亮心中的灯塔
纪录片之后的上午场重头戏是「甲子光年」创始团队的趋势分享。
成立一年来,「甲子光年」智库团队屡屡输出引行业之先的趋势洞察:《为什么知识图谱终于火了?》《为什么说中国to B时代终于来了?》《2018,捷径消亡史》等多篇文章都掀起讨论热潮。
「甲子光年」创始人张一甲、联合创始人程曼祺和首席战略官Jack Poon综合了一年来对市场的深度解析和行业前沿的数据与案例,联合发表了对科技赋能时代的背景、现状与趋势发表主题报告。
张一甲首先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换血时代”:浪潮不属于逐流者,浪潮只属于对未来保持敏锐、对明天报以观点的人。
接下来,张一甲用数据回顾了2018年的市场:“马太效应”,资本向头部项目聚拢;“出清重估”,资本正回归理性;创新主体正在开源节流、抱团取暖,互联网巨头也从专注to C开始布局to B。我们正从大to C时代走向T2B2C时代。
「甲子光年」首席战略官Jack Poon回顾了中国经济40年发展的经验,指出中国有“三个第一”:储蓄第一,劳动人口第一,专利第一。这三个第一会帮助中国刺激内需,走出困境。
甲子光年首席战略官Jack Poon
随后,「甲子光年」联合创始人、执行主编程曼祺从技术和产业两个方面分析了科技和产业的融合进行时。
程曼祺指出,中国的创新市场已经从过去的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平原市场变成了产业物联网时代的棋盘市场。
横轴是新兴的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等),这些公司有技术、有人才、有供给。纵轴是农业、制造、建筑、医疗、零售等各行各业,有资本、有场景,也有需求。需求和供给碰撞,新的机会和变革就会发生在产业和科技的纵横交叉处。
甲子光年联合创始人、执行主编程曼祺
技术层面,程曼祺总结了6个现象:“DT时代”主力技术方向和相互关系已经相对明了、线下场景的数据量正在加速增长、得开发者得天下、区块链技术加速落地、云安全成为安全领域焦点、中国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增速最快的市场。
产业层面,程曼祺则观察到了5个方面:零售业和城市管理因连接变得更加柔性,制造业则在打通上下游数据、生产环节效率提升以及工业大脑三个方面升级,医疗、教育、物流正用技术解决供给不足,大出行行业已然形成,以及新兴药企形成联盟。
在了解这个纵横交错的棋盘之后,该如何在这个新棋盘内找到方向呢?话筒交回到张一甲手中。
张一甲指出,新兴技术产业化之路有三大特点:异种格斗、代际接力以及生态陪跑。她生动地比喻道,新兴技术的产业化之路不是超级玛丽,而是王者荣耀,要有队友、有分工。
由此,中国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的道路,正在从融合1.0走向融合2.0时代,“融合”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发生变化。接下来,张一甲重点讲述了“融合2.0”的八大特征,分别是:边界消弭,场景OMO化;垂直整合潮流回归;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方法、新工具,五大创新要素同步并举;产业龙头“资本、资源、运营、生态”四驾马车融合;“STBC”创新融合;“大数据”与“大知识”融合,新咨询时代到来;技术体系与服务体系融合,技术平民化;两代企业家融合,打破不对称,相聚相融。
“STBC”作为「甲子光年」独创的概念,在阿里参谋长曾鸣的“S2B2C”概念上发展而来,是一种集合供货商、赋能于渠道商,并共同服务于顾客的全新营销模式。创新公司在这里要扮演三个角色:(1)整合优质的T,筛选出来供渠道商集中采购;(2)提供SaaS工具、技术支持、数据、培训给B;(3)最终辅助B更好地为C服务。
张一甲总结道,创新主力军从to C“平原时代”走向to B“深井时代”,企业决策者需要跨越鸿沟。「甲子光年」作为中国科技产业精品智库,从成立起的初心就是:致力于推动中国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发展。一年来,「甲子光年」已积累起科技赋能时代的方法论。寒冬时节更需要坚守,真正令我们恐惧的,是恐惧本身;真正燃起我们期望的,是期望本身。
科技产业融合主题企业家俱乐部「5050CLUB」启动
在主题演讲中,张一甲已指出,所有的融合其实都来自于人的融合,“新贵”、“老贵”站在河的两岸:一边有技术、人才、创新力,却缺乏足够的产业基因、运营能力和资本实力,远离落地场景,普遍困于商业化之难;另一边有场景、数据、产业链,却缺乏面向新兴人才的吸引力和对前沿技术的敏感度和理解力,升级转型道阻且长。只有“新贵”和“老贵”的深度融合才能促进更多变化。
因此,「甲子光年」成立了中国首个科技产业融合主题的企业家俱乐部,俱乐部50%的成员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成长期科技公司CEO,50%为中国最具前瞻性创新布局的龙头企业管理者。
「5050CLUB」正式启动,左起: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张一甲、连界投资董事长王玥、宇视科技创始人张鹏国、甲子光年首席战略官Jack Poon、昆仑数据创始人陆薇、红星美凯龙战略投资部副总裁陈婵婵
连界投资董事长王玥、红星美凯龙战略投资部副总裁陈婵婵、昆仑数据创始人陆薇、宇视科技创始人张鹏国作为「5050CLUB」创始理事代表发表了演讲。
王玥以一张时间轴,展现了技术如何演化为商业,并判断越来越多产业公司会在新的第二曲线开始用投资方式尝试链接新力量:中国会有10万名企业家像雷军那样布局未来。陈婵婵作为产业端企业家代表,正视传统企业的焦虑,高度赞扬了「5050CLUB」的平等对话机制。
陆薇以昆仑数据服务客户的亲身经历,说明了“河流”两岸的企业家,都有非常强烈的触达对方的意愿,“工业企业的领导人没有一个没想过我的行业的互联网转型路径是什么”。张鹏国真诚地剖析,宇视错失走到百亿美金的机会,是因为欠缺对资本界的认知,欠缺一座桥梁。
「甲子·引力」红毯颁奖礼,去伪存真、重新出发
在市场去伪存真、出清重估之际,哪些企业在寒冬之中坚守,成为克服波动的标杆?「甲子光年」经过长期调研和多方评估后,在大会上颁布了三大奖项:
* 2018“甲子20”——2018中国最具商业潜力的20家成长型科技企业
“甲子20”获奖名单:地平线、汇医慧影、瀚思科技、健康有益、极链科技Video++、酷家乐、旷视科技、量化派、仟寻MoSeeker、思必驰、速感科技、商汤科技、神策数据、深醒科技、同盾科技、特斯联科技、泰迪熊移动、物灵科技、云从科技、云知声。
* 2018“光年20”——2018中国最具创新布局力的20家产业巨头
“光年20”获奖名单:BMW Group IT China Tech office、贝壳金服、慈铭健康、大森机电、富士康、红星美凯龙、好未来、九宜城、京东、康旗股份、科沃斯机器人、杉杉股份、天虹股份、天润融通、阳光眼科、优信集团、运满满、永辉超市、众安科技、中国网库。
* 2018“科技捕手”——2018中国最具慧眼的20名科技投资者
“科技捕手”获奖名单:光大控股新经济董事总经理&新经济负责人艾渝、远望资本创始合伙人程浩、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蓝湖资本管理合伙人胡磊、光速中国管理合伙人韩彦、云启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榆镔、宽带资本合伙人刘唯、元璟资本合伙人刘毅然、创新工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梁隽樟、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清流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梦秋、线性资本创始合伙人&CEO王淮、长石资本创始合伙人汪恭彬、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岳斌、臻云创投合伙人祝晓成。
搜狗CEO王小川、清控银杏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吕大龙、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美丽说创始人&HIGO创始人徐易容、金曲奖得主& Mr.Miss主唱刘恋、「甲子光年」创始人张一甲担任了本次颁奖嘉宾。
「甲子论道」,畅谈时代机遇与应对之道
下午的大会在零度智控团队带来的酷炫无人机表演中开场。之后,十位大咖轮番登台,解读科技赋能时代。
搜狗CEO王小川发表了《搜狗AI:从信息文明到智能文明》的主题演讲。王小川指出,人类经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现在正在向智能文明过渡,人机会越来越融合,趋势将随着新的硬件产生,人人都将拥有智能助理,拥有自己的分身。
搜狗CEO王小川:《搜狗AI:从信息文明到智能文明》
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发表《未来十年中国硬科技投资机会》主题演讲。他指出,to C在美国已触达天花板,在中国也进入低增速时代;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十年,中国在5G网络、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自动驾驶、基因产业、金融科技六个方向有机会孕育出世界级的公司。
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未来十年中国硬科技投资机会》
远望资本创始合伙人、迅雷创始人程浩带来《未来十年的主战场:To B》主题演讲。程浩指出,中美互联网都很发达,但美国to B市场诞生了SAP、甲骨文这种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美金的公司,中国一家都没有。但现在,人口红利减弱,人力成本急剧上升,企业必须修炼内功,这就是to B的机会: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远望资本创始合伙人、迅雷创始人程浩:《未来十年的主战场:To B》
随后,张一甲再次上台,发表演讲《技术品牌化之道:科技公司如何构筑伟大的品牌?》。很多科技公司对“要不要做品牌”存疑,张一甲以案例说明,如果做不好品牌,公司可能会陷入危险之中。科技公司是关于未来的生意,当公司说出某种定位,其实是在拿品牌作为延迟交付产品和服务的押金。
「甲子光年」针对to B行业专门制作了品牌的PRICE模型:定位(Position),触达(Reach),识别(Identify),信任(Credibility),转化(Engage)。从这五个维度诊断,就能知道公司的品牌建设到底有什么问题。
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张一甲:《技术品牌化之道:科技公司如何构筑伟大的品牌?》
接下来,好未来AI Lab负责人杨松帆以亲身经历带来了产业升级真实案例分享:《好未来的AI开放平台之路》。杨松帆回顾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指出技术落地在现实中往往很骨感,远离客户、远离场景;一个垂直的开放平台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做成:丰富的场景、大量的研发投和大规模数据。前两点都是行业巨头型的公司才具备的,一个行业可能只有几家。
好未来AI Lab负责人杨松帆:《好未来的AI开放平台之路》
杨松帆演讲结束后,云知声创始人&CEO黄伟带来了《AI芯片在物联网产业升级中的应用价值》主题演讲。黄伟提到,新一代人机交互革命引领万物智能(AIoT)时代已经到来,物联网需要AI化,AI需要在物联网落地。而现在很多产品经理依然用互联网时代思维做产品,碎片化的场景最终极大损失了效率。云知声从2014年初就提出了云端芯一体化,到今天芯片模组出货量超过一百万片,芯片的价值获得了市场公认。
云知声创始人&CEO黄伟:《AI芯片在物联网产业升级中的应用价值》
接着,仟寻创始人&CEO王向导带来《下一代移动社交招聘》的主题演讲。招聘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挑战性,通过网站招聘越来越低效,通过猎头则太过昂贵,仟寻结合AI技术和最有效的内部推荐,形成基于AI的移动社交招聘SaaS,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去中心化招聘,甚至能在此过程中传播品牌。
仟寻创始人&CEO王向导:《下一代移动社交招聘》
演讲主题进入“资本”环节,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带来《做科技创业者长期坚定的陪跑者》。黄明明首先尖锐地指出,资本从来不是雪中送炭的,绝大多数资本只会锦上添花。在to C三年可能冲到几百亿美金,所以整个中国的心态都比较急,科技领域不管是早期投资还是早期创业,都缺少信仰。但过去十年二十年,容易干的捷径该走的都走完了,到了该干点扎实的事,干点慢工夫的时候了。因此,明势愿意做第一个相信创业者梦想的人,做科技创业者长期坚定的陪跑者。
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做科技创业者长期坚定的陪跑者》
线性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淮则讲述了《寒冬生存法则——做最好的自己》。王淮列出数据,线性今年前10个月投资的数目是去年的20%,其中早期项目是去年同期的80%。但其实投资的金额总体并没有下降,也就是说,资本更加聚焦在少数头部项目。正如云知声黄伟在演讲中提到他今年融资两亿美金,在寒冬中公司处于什么情景,完全取决于能不能在这段时间内做好自己。没有一家伟大的公司是不经历过逆境成长起来的,非常时期没有捷径,只有同心协力做好自己
线性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淮:《寒冬生存法则——做最好的自己》
神策数据创始人&CEO桑文锋压轴登场,带来《科技赋能时代的商用之道:让销售回归科学》主题演讲。桑文锋回顾,创业一开始想用大数据解决相亲问题,做to C;结果被投资人打击,咬牙做了销售。那时候对销售一窍不通,只一心想服务好客户,结果在客户中的口碑越打越响。他总结“让销售回归科学”,就是要让销售流程化、标准化、数据化。销售不是一个环节,是三个环节,市场、销售、客户成功,只有给客户带来价值,客户才能真正留下来。
神策数据创始人&CEO桑文锋:《科技赋能时代的商用之道:让销售回归科学》
圆桌论坛,《寒冬时节的应变之道》
十位嘉宾演讲结束后,晨兴资本合伙人程宇、仟寻创始人 CEO王向导、物灵科技创始人 CEO顾嘉唯、神策数据创始人 CEO桑文锋和「甲子光年」创始人张一甲在台上进行了主题为《寒冬时节的应变之道》圆桌论坛。
“寒冬时节的应变之道”圆桌论坛,左起: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张一甲、晨兴资本合伙人程宇、仟寻创始人 CEO王向导、物灵科技创始人 CEO顾嘉唯、神策数据创始人 CEO桑文锋
张一甲提出,to B创业有一个很大的矛盾,就是客户很需要定制化的需求,但创业公司追求的是标准化和规模化。桑文锋表示,神策在这个问题上不存在矛盾,完全的定制化就是外包,完全外包就是没有服务,这是两个极端。定制化跟标准化的平衡点取决于客户愿意付多少钱。王向导则表示,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很多,但仟寻比较坚持做通用型的产品,对于一些不一样的特点,可能要做一些高度的配置,通过配置方式解决。
程宇谈到资本市场的变化。过去几年增发货币导致大量的资本、大量的流动性,所以资产也很分散。而现在资产整体在往头部集中,在垂直领域,大公司越来越强;资本也在往头部集中,王淮刚才说很多基金投资数量在减少,这是一个大趋势。另一个感觉是资本市场比以前要冷了,融起来比以前更难了,头部没有变,但第三第四融不到钱了。
在互相提问环节,王向导问桑文锋,每家公司的业务特点不一样,怎么样对客户更加了解,让它在短期看到效果?桑文锋表示,神策比客户更了解如何做用户行为分析,在构建用户分析平台的时候比客户专业很多,客户就会把神策当成专家看。客户经常会问神策这能不能做,那能不能做,而自己经常回答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只能做这一点,有所取舍非常关键。
程宇则把问题抛向了东道主张一甲:最开始的时候为什么想做「甲子光年」,今天回过头来看跟当时想的差异大吗?
张一甲回答,我们看到这个领域非常需要去破界融合,所以我们做了一系列事情,从认知的角度、服务的角度去缩短产业和科技的距离,致力于推动科技产业化和产业科技化进程。这是我们的初心。
点赞(3)
说点什么
全部评论